这个6岁的小女孩指南针股票,叫天赐。
她的生日愿望,不是玩具,也不是蛋糕,而是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好好的。
听起来是不是哪儿不太对劲?一个刚上小学的小朋友,不想着糖果和公主裙,反而最担心的是父母的身体。
再一看她身边那两个满头白发的人——74岁的男人,73岁的女人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:这是她爷爷奶奶吧?
不是,这两个老人,是她的亲生父母。
再翻翻评论区,网友说得最直白的一句就是:6岁的孩子,就已经学会心疼爸妈、配合拍视频、做家务挣钱了,这孩子,像是在演自己的人生。
她叫天赐,2019年出生在湖南常德。那年她妈妈田新菊67岁,爸爸黄维平已经70出头了。
医生当时提醒他们夫妻俩,这个年龄生孩子,风险非常高。
可夫妻俩还是坚持要留下这个娃,理由很简单:这是老天爷给的孩子。
到了孩子出生后,他们俩给孩子取名叫“天赐”,字面其实就已经说明了一切了。
但他们的儿子、女儿却完全无法接受。
都已经成家立业了,觉得父母这个年纪再生孩子,又不现实,又不负责的。
但是实在劝不动,最后撂下一句话:“你们要坚持生,这个家就断了。”结果看起来也确实断了。
孩子出生之后,满月酒、周岁宴,亲哥亲姐一个都没来。
之后这几年,节假日黄维平家里就三个人:他、田新菊和小天赐。
有的小孩儿,六岁还在公园里撒欢呢,而有的小孩,六岁已经学会看大人的脸色了。
很明显小天赐就是后者,她出现在镜头里的样子总是特别配合,该笑就笑、该说祝福就说祝福,从来都是不吵不闹的样子。
连生日许愿小天赐都不说自己想要什么,只说了一句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。
经常看她视频的人会发现小天赐越来越专业了指南针股票,说话有固定语速、动作有流程,甚至都知道什么时候该停顿了。
这不是天生就懂事,是早早就明白了这个家要靠她。
田新菊身体本来就不好,腿脚一直都不利索。
孩子刚过一岁的时候,她就在家里滑倒了,伤得还不轻,从那之后就一直长期卧床,甚至连走路都得靠轮椅才行。
后来这个家都靠黄维平来照顾,做饭、打扫、照顾妻子、带孩子,74岁的黄维平样样包揽。
他又得起早买菜,还要安排女儿拍视频、写作业、吃饭睡觉。
以前是两个人一起牵着一个孩子走,现在是一个老人拖着两个需要照顾的人。
视频里可是看不出这些事儿,只能看到他们笑着说生活挺好的。
可实际上黄维平连自己的身体状况都顾不上,哪还有剩余的精力陪孩子去玩啊。
后来黄维平一家靠着拍摄短视频,开始慢慢有了起色。粉丝多了,流量高了,钱也跟着进来了。
黄维平换了新房子,田新菊还去割了双眼皮,开始学化妆、穿亮色衣服,镜头前状态真是越来越好了。
可视频里的主角儿小天赐,穿的还是那几件旧衣服,有网友说她衣领都已经磨毛了。
这也不是网友在故意挑刺,而是反差太明显了:父母变得越来越体面了,孩子却还是原来的样子。
有人开始质疑这夫妻俩,是不是把赚钱当成了第一位,孩子倒成了他们拍摄的工具人。
随着网络上的关注,她们一家视频更新的频率越来越高,内容也越来越有设计感。
节日要出特辑、生日还要搞仪式感、日常也要求有故事性。
小天赐也渐渐成了这个家庭的主要流量。
她要说对的话,做对的动作,不能哭、不能闹,还不能出戏。
她的童年没有草地、没有泥巴,只有镜头前的标准笑容和来自爸爸妈妈的内容安排。
而其实黄维平和田新菊自己也清楚,他们陪不了孩子太久。
田新菊摔那一跤之后,恢复就一直不好,黄维平虽然还能走能说,但也撑不了太久。
他们开始给孩子存钱、买保险,想把能准备的都准备好。
但你说钱能保证吃穿住行,能替代一个孩子成长路上真正需要的陪伴吗?
小天赐将来可能有房有存款,可她缺的是一个能在她摔倒时扶她、在她哭时哄她的父母啊。
从田新菊摔倒的那天起,这个家的支点就变了。
所有注意力、希望甚至生活来源,全压在了小天赐身上。
没有来往的兄弟姐妹,没有亲戚,小天赐生活里只有镜头和观众。
她要懂事、要配合、要表现得非常幸福——因为这个家已经没有退路了。
但小天赐才6岁太小了,这对她来说不是责任,而是负担。
虽然小天赐这个名字,看起来是幸运的,但她的幸运,是父母用冲动换来的。
人这东西岁数一大,孩子长大了,他们可能真就陪不动了。
现在是在靠拍视频养家,看着热闹粉丝也多,可孩子不是靠点赞就能带大的。
这爸妈确实也是心疼她,爱她,但年纪大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。
年纪大了不是不能生,而是要想清楚:孩子还小,你能陪她几年?她需要你扶的时候,你还有劲扶她吗?
孩子最需要的,从来不是热搜和点赞,而是有个真正能抱她、哄她、陪她长大的大人。
这事儿说是“天赐的奇迹”没错,但别一边说爱她,一边让她在懂事中长大,在镜头里老去。
通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